每年1月20~22日,太阳位于黄经300°时是大寒节气。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人们常说“大寒年年有,不在三九在四九”,言外之意,大寒已非常冷。《授时通考·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:“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我国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很多地方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。
岁月的尽头,风雪的深处,大寒与岁末重合,岁末成新始,迎年,亦迎春。让我们一起,以一颗饱含期待的心,静观山河,静待春来。
大
寒
三
候
一候鸡始乳
鸡,水畜也,得阳气而卵育,故云乳。大赛时主生殖繁衍的肾气强盛,母鸡开始孵育小鸡。
二候征鸟厉疾
冰天雪地的大寒时节,鹰隼之类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饥挨饿,于是在空中盘旋,一旦发现猎物就迅猛地俯冲、扑食。
三候水泽腹坚
“水泽腹坚”是更具底蕴的寒冷。此时冰封江河,冻是在最深处,如同冰冻入腹。然而坚冰深处春水生,冻到极点的,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。
大
寒
习
俗
大寒节气,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,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,人们开始忙着除旧迎新,腌制年肴,准备年货。因为,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,就要到了。
除旧饰新,准备过年
民间有“过了大寒,又是一年”的说法,冰雪严寒,却挡不住一颗期盼过年的欢心。这时候,人们都开始为过年忙活,赶年集、备年货、置新衣、腌腊肉……在这些除旧饰新的活动里,所有对年的期待,都不会落空。
尾牙祭
大寒节气靠近农历年终岁尾,做尾牙也是一个重要的辞旧迎新习俗。做“牙”,是指每月农历初二、十六要拜土地公(福德正神),供桌上摆放各种供品,让土地公“打牙祭”。
八宝饭
在这个一年最冷的时期,我国有吃糯米驱寒的传统习俗。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,利于驱寒。而且糯米还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的功效,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最适宜。用糯米制作的食品,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。
大
寒
诗
词
《咏廿四节气诗·大寒十二月中》
唐·元稹
腊酒自盈樽,金炉兽炭温。
大寒宜近火,无事莫开门。
冬与春交替,星周月讵存?
明朝换新律,梅柳待阳春。
《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》
宋·苏轼
春雨如暗尘,春风吹倒人。
东坡数间屋,巢子与谁邻。
空床敛败絮,破灶郁生薪。
相对不言寒,哀哉知我贫。
我有一瓢酒,独饮良不仁。
未能赪我颊,聊复濡子唇。
故人千钟禄,驭吏醉吐茵。
那知我与子,坐作寒蛩呻。
努力莫怨天,我尔皆天民。
行看花柳动,共享无边春。
《大寒吟》
宋·邵雍
旧雪未及消,新雪又拥户。
阶前冻银床,檐头冰钟乳。
清日无光辉,烈风正号怒。
人口各有舌,言语不能吐。
《大寒出江陵西门》
宋·陆游
平明羸马出西门,淡日寒云久吐吞。
醉面冲风惊易醒,重裘藏手取微温。
纷纷狐兔投深莽,点点牛羊散远村。
不为山川多感慨,岁穷游子自消魂。
END